第五百零一章 端倪-《从知否开始当文圣》
第(3/3)页
两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恐慌,只能互相灌着迷魂汤。
“定能中的!姑母都说了!”
“对!我们的文章,比那些寒门学子强出百倍!”
“……”
他们的对话,一丝不落地被假山后正路过的华兰听在耳里。
她嘴角勾起一抹的弧度,对身边的翠微低语:“听见了吗?死到临头还嘴硬。”
翠微忍着笑点头。
华兰抬头望了望院墙上方的蓝天,心中默念:权哥儿,姐姐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。
……
这汴京城里的风波,从来都是一处起浪,别处便有涟漪。
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,在一次小聚归来后,便对着心腹妈妈嗤笑道:“袁家那位,还在那儿端着架子夸海口呢!打量谁不知道她家那两个活宝是什么成色?”
“倒是盛家那个七小子,是真沉得住气,瞧着就像个有后福的。”
吴大娘子虽然把梁晗养的有些不成样子,但她看人的本事确实不俗,要不然,当初也不至于一眼就相中了明兰,想要她来当自家儿媳妇。
恰巧,吴大娘子的这番话,正好一阵风似的就吹到了正在屋里对着账本生闷气的墨兰耳中。
她如今在梁家处境微妙,婆婆不喜,夫君冷淡,听了这对比鲜明的议论,更是如同火上浇油。
她猛地将账本摔在桌上,胸口堵得发慌:“盛明兰!她凭什么!一个庶出的,凭什么就有这么个能给她长脸的弟弟!”
她越想越恨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那点因为嫁入伯爵府而残存的优越感,在盛家可能即将到来的荣耀前,显得如此可笑又可怜,仿佛精心描画的妆容剥落后露出的苍白底色。
说来也巧,这日下晌,余阁老府的暖阁里,也正聊着科考的事。
余阁老褪了官服,只着一件家常道袍,正与老妻对弈,忽然拈着一枚黑子道:“盛紘那个小七郎,此次怕是真要崭露头角了。”
“那日我恰巧见了他出场的姿态,气度沉静,步履稳健,颇有其祖父盛老探花当年的风范,不像个只会死读书的。”
盛老太爷的风姿,余阁老是见识过的,对于他,余阁老还是敬佩的,当然,只限于科举之道上。
至于其“后宅家风”,那就敬谢不敏了。
第(3/3)页